2017-05-29 00:00:00
在第三届百适乐国际商学院沙漠友谊赛的欢迎晚宴上,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的张秘书长。张秘书长就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和国谊赛的合作展谈起,纠正了我们对于沙漠的旧有成见。原来看似可怕的沙漠也有温柔的一面。
▲啦啦TV媒体先锋团团长刘琛女士对话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张秘书长
敬畏自然、敬畏沙漠
刘琛: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跟国谊赛后续的具体合作会有哪些形式呢?
张秘书长:产业有经济概念,商学院带“商”字,有头脑,头脑也可以说是一种资源,但是光有头脑不行,得有真正的资源,沙漠就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尤其是在内蒙古。内蒙古沙漠的资源在全国仅次于新疆。中国有八大沙漠,其中有四大沙漠还有五大沙地全都在内蒙古,总面积占到了内蒙古自治区118万平方公里的24%。
过去人们一直把沙漠看做是有害的,好多人认为沙尘暴来自沙漠,其实沙尘暴不单单来自沙漠,还来自沙地,农耕地,沙尘暴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所以我们做产业首先要做好保护,不破坏。真正的产业不是通过传统的农业去做,而是有非常高的科技含量,比如生物技术,清洁能源,包括农业的可循环再利用。产业的发展方向一定要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我们自己还总结要市场化、不费气、链条长、可复制。
▲第三届“国谊赛”比赛现场
商学院介入到沙漠,不仅是挑战的问题,人类和沙漠相处首先要敬畏自然、敬畏沙漠,同时要亲近自然和沙漠,更应该善待沙漠。挑战沙漠作为一种精神是可以有的,但是挑战的时候更要把心静下来。目前来说我们人类很难突破战胜它,所以我们要亲近它,谦卑地看待它。我觉得今天体育频道导演讲得挺好,他说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挑战是我们的渴望,但我们更应该善待沙漠,而不是去降服沙漠,我们降服不了,我们也征服不了,勇闯你也闯不了。过去我们叫“向沙漠进军”,这是竺可桢同志起的口号,大科学家,搞气象的,那个时候这是一种精神力量,钱学森就不是这样的提法,钱学森认为我们应该换一种思维去看沙漠,利用好它。我们13亿人只有18亿亩耕地,没有那么多耕地怎么养活人?把沙漠用好!
刘琛:这个概念颠覆了我对沙漠的认识。
沙漠是聚宝盆!
张秘书长:所以以色列人对中国人说,你们中国人自己很了不起,老天就送给你们一个天知——钱学森。
沙漠是天然的中药王国,沙漠中自然状态下生长的中药材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比如大家在赛道中能够看到的梭梭,它是一种灌木,它的根部寄生一种中药材叫做“肉苁蓉”。
▲肉苁蓉
还有一种植物叫白刺,底下寄生着一种药材叫“锁阳”,他们最早都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另外,乌兰布和沙漠这个地方也是内蒙古很有名的甘草产地,甘草是中药之王。沙漠是一块宝地,可以出产更多的中草药。
▲甘草
刘琛:具体来讲,国谊赛每年都吸引到800个商学院的基因来自于100多所高校,包括港台高校,对于后续的具体的合作,您有没有初步的设想?
张秘书长:商学院的精英来到内蒙古给我们国内的沙产业带来新的财源。我们也希望沙漠成为更多合作者的财源宝地,在今天的这个晚宴上,我就碰到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一位学者,他谈到我们国家在治理沙漠方面排在了世界的前列。虽然澳洲也有很多的沙漠,但是澳洲没有更先进的方法,对于沙漠无可奈何,治理不了。我们国家的解决办法是生物工程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生物包括植树种草,选种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工程措施包括一些有技术性的防沙固沙措施。
温柔的沙漠,可怕的沙地
刘琛:北京每次起沙尘暴,大家都会想是北边的沙漠给闹的,我们视沙漠为大敌。从认知的角度,人的认识由于种种原因存在偏见,通过国谊赛如何去消除人们对于沙漠的恐惧和对抗?
张秘书长:国谊赛中现在除了徒步,亲近沙漠,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还要学科学用科学,认识沙漠怎么形成的。沙尘暴的沙子不是从沙漠带起来的,沙漠的沙子飞不了那么高,沙子只能在离地面三十到四十公分运动,飞得高的都是尘土,颗粒很细,120um。沙漠和沙地还是不一样,有区别的,沙地是后天破坏和过牧形成沙化的草原和森林,而沙漠是我们地理上就存在的,是自古就有的。我们的国谊赛也要普及关于沙漠的科学知识,我觉得国谊赛亲子营这样的内容就很好,普及沙漠的科学知识是很有用的,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和人类的聪明智慧把沙漠有害的一面利用好。
刘琛:我真的学到好多地理知识,您说到沙地,我想起曾经见过的狼毒草,据说狼毒草越多的地方沙化很严重,我突然感觉沙漠和蔼可亲,沙地如狼似虎!
张秘书长:对!沙地实际上是真草原假沙漠,这个观点实际上大科学家任继周院士讲过,过牧和人类破坏以后沙化叫沙地,实际上曾经是草原和森林。
把劣势转变为优势,豁然开朗!
刘琛:我觉得谈到内蒙的自然资源,大家一想到的就是原来到处挖矿,造成了一些污染和浪费,如果让一个不太了解内蒙的外地人从新看待内蒙的话,我觉得可以沙产业草产业的兴旺谈起。
张秘书长:你讲的很好,今年也很有意义,今年党的十九大要召开,今年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我们吃资源饭吃了几十年,应该反思一下内蒙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真正把我们过去认为是劣势的转变成优势。
刘琛:换一种思维化敌为友,发现其实我们的朋友还挺多的,这种感觉很棒。国谊赛第一天赛程有沙漠有湖泊,还是比较轻松的,到了第二天完全是茫茫的沙漠,没有任何的坐标,沙漠雄壮的魅力也将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您作为沙产业、草产业的秘书长,很了解沙漠,您能用高度浓缩的一句话来鼓励国谊赛的参赛队员更好地去享受这个比赛吗?
▲第三届“国谊赛”比赛现场
张秘书长:我非常钦佩国谊赛赛事的这条路线。乌兰布和在蒙语里边是红色公牛的意思,实际上它动得很快,向前动的沙子都是红沙子,红沙子的来源到现在都没有搞清楚,只知道刮过来很凶猛。我觉得我们人类走进沙漠、亲近沙漠首先要敬畏沙漠,要做一点功课,一点要了解相关的知识,可能有助于我们形成对沙漠理性的认识。只有这样走起来更轻松,面对困难、面对出现的突发的意外才不会那么恐惧。我相信这些精英们在沙漠中走路、遐想、战胜自我,都能够很快找到一种平衡,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
文化自信&科学自信
刘琛:啦啦宝贝作为国谊赛的合作媒体,我们希望能从体育文化的角度宣传沙漠,和当地的实业进行合作,通过体育文化的宣传让热爱体育的人能够关注沙产业、草产业,带动产业发展。
张秘书长:感谢!我本人就很喜欢体育运动,爱好田径、球类,曾经练过中长跑。我认为体育是广义的,绝不是狭义的,更多是展示一种毅力和决心。比如在长跑中最后一步不咬牙是不可能到达的,做事业也是一样,我们做沙产业更是这样。
刘琛:沙产业你已经为之奋斗了三十年,现在还在不断地探索中,我认为您是一个很有耐力的沙产业运动员。
▲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张秘书长(中),第三届“国谊赛”赛事主席陈海涛先生(右1)和啦啦TV媒体先锋团团长刘琛女士(左1)
张秘书长:一个是体力尚可,另外一个就是要有韧劲,这个项目不是说马上就能开花结果的,要做好为之奋斗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准备。
刘琛:内蒙地形多样,资源丰富,具备很好的发展条件,我们希望看到更好的内蒙古自治区。
张秘书长:我们要有文化自信,要有科学自信,能够输出我们的科学技术,也能输出我们的文化理念。希望啦啦宝贝越办越好,冲破界线,跨界交叉地发展。
——END——